欢迎访问上善惠生活,出境游、国内游、周边游、景区门票预订、本地吃喝玩乐团购。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这次咱们说说洛阳的7个景点,推荐你一定要去

时间:2024/8/2 11:41:43 作者:上善 来源:
0

洛阳居天下之中,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5000多年文明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让洛阳成了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城市,也成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这里也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东汉汉明帝派人西去求法,始有白马驮经而来,在洛阳建起了中华佛教第一祖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伊水两岸开凿出第一窟皇家石窟;武则天定都洛阳,兴建明堂、天堂,“一不小心”建成了中国古代的最高建筑,无数文人雅士涌向洛阳城;


洛阳的博物馆更是数不胜数,除了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还有“勇敢者”才敢走近的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让你看见洛阳是如何成为全国漕运中心,短短38年的隋朝如何为大唐盛世奠定基础的大运河博物馆……


在中国历史的前半段里,洛阳都是风云变幻的中心——“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短短十四字,便道尽了洛阳“中华第一古都”的历史地位。


这一篇里我们写了洛阳的7个看点,都是我们心目中洛阳旅游必去的地方。我们深知很难用一篇文章总结完洛阳的“景点”,这些看点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洛阳,但如果能让你对洛阳增加一丝兴趣、或者实际去之前多一分了解,那就再好不过啦~

图片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河南岸,距离老城区15分钟左右车程,建筑外形如同一尊方方正正的鼎,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致敬周成王将九鼎置于洛邑明堂,自此定鼎中原的这段历史。


这座“鼎”中展出了5000多年来洛阳地区的2万多件文物,其中包含基本陈列展“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

图片

图源万图路|洛阳博物馆


一楼“河洛文明”展的三个展厅,以时间为序、串联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突出了“河洛文明”是中国文明象征的特殊历史地位。


时间上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北宋时期五大部分;藏品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骨角牙器等诸多门类。你可以多多观察一下青铜器,因为洛阳地区的青铜礼器非常丰富,中国最早的鼎就发现于此


旁边的“石刻馆”展出了自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历代石刻,进门处三尊巨大的东汉石辟邪长逾2米,身披双翼、张口嘶吼、不怒自威,尤为震撼。这个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它石刻三个单元。


二楼的珍宝馆是洛博必看的展馆,这里是从洛阳庋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撷取出来的珍品,展品虽然不多,但每一个独立的展柜里都是一件馆藏文物珍品,件件值得你驻足欣赏。


你可以着重关注“中国第一爵”乳钉纹铜爵、“华夏第一鼎”方格纹铜鼎、“中国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曹魏时期的饮酒器白玉杯、唐代安菩夫妇墓出土的唐三彩骏马……


还有那件出土于偃师市永宁寺的北魏泥塑人面像,雕刻十分细腻,佛像面部饱满柔和,嘴角微微上扬,虽是残片却依然美丽,留给后人无限遐想。展厅中还有一块绿松石牌也非常出彩。

图片

图源万图路|北魏泥塑人面像


二楼的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书画馆、王绣牡丹艺术馆等同样值得一看。


陶俑是古代用作陪葬的冥器,这里展出了200多件洛阳汉-唐陶俑,集中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时期汉俑的古拙质朴、晋俑的拘谨呆板、北魏陶俑的秀骨清像、唐俑的高贵华丽,其中汉代彩绘三人倒立杂技俑陶樽唐代彩绘陶骑马乐俑等都是其中珍品。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两京地区的多彩低温釉陶器,20世纪初最早发现于洛阳邙山的唐墓中,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洛阳唐三彩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洁白细腻、造型优美、釉色艳丽,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周,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


唐三彩馆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唐代定远将军安菩与其妻何氏合葬墓中出土的大批精美唐三彩(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有此复原墓),包括骑马俑、胡人牵驼俑、文官俑等等,由于此墓从未被盗,所有唐三彩品相之完美令人惊叹。


参观博物馆至少预留4-5小时,建议你请一个讲解员带着你慢慢逛。


洛博镇馆之宝参考:曹魏白玉杯、东汉石辟邪、唐三彩黑釉马、乳钉纹爵铜爵、清代金丝楠木塔

图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此后,东周诸王在这里经营了515年。但一直到2002年,洛阳在建设市中心广场时,发现了东周王陵遗址和大型陪葬坑,并在5号车马坑中发现了一辆驾有六匹驭马的车辆,由此印证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礼制的真实性,也确定了周王陵遗址就在洛阳。


洛阳也因此开始了对文物遗址保护的新尝试,这个博物馆就是在“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基础上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也是一个“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厅。


第一展厅分四个板块,一是洛阳地区5大都城与当代洛阳相互位置关系的图版;二是东周王城概况;三是王陵的探索与发现;四是珍贵的东周文物。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东周王城复原模型、“亞”字形墓复原和一系列出土文物,了解战国礼乐文化、殉葬制度、佩玉习俗。


第二展厅的5号车马坑是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主展厅,其完整展示了东周天子出行时的仪仗车队,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的“驾六”遗存。绕坑一周,你可以看到坑中分两列摆放着26辆残破马车,时隔将近3000年,车体结构与马的骨骼仍清晰可见。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车舆制度等级森严,周礼中以“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区分尊卑等级,所以你可以看到有些车身前放着2具或者4具马匹遗骸,但只有一辆马车前是6具马匹遗骸,也就是我们说的“天子驾六”。


在“天子驾六”车马坑周边,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其他30多座东周陪葬车马坑,不要错过博物馆以西约900米处的唐宫西路小学处的另外一个车马坑展馆。

图片

比起古代艺术,这个博物馆有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名称 ——古墓博物馆,并因为馆中的墓葬实景设于地下,不少人因此来寻求深入地下探墓的刺激。即使抛开这些颇有噱头的“仪式感”,这里也确实是洛阳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坐落在邙山下,邙山自古就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说法,因此这里是洛阳历代王侯将相、文人政客墓葬之处,北魏帝王均葬于此。


博物馆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馆内除了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这些主体建筑,还广植花草树木,设有假山水池,如同一个小公园。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中国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


洛阳古墓博物馆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画馆三大展区。


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又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这里的四个展厅(两汉、魏晋、唐宋、综合)依时间先后展出了从各地搬迁而来的上起两汉、下迄宋金的25座古墓和600多件文物,一砖一石都是依原样复建的。


你可以了解到两汉前、魏晋和唐宋壁画墓葬的特色,比如:新石器至夏商主要为竖穴土坑墓;周朝开始有墓道,并在墓上起坟,晚期出现了横穴式墓和空心砖墓;汉代的墓葬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以砖、石砌建墓,形式有单室、双室、多室、平顶、穹隆顶、凿井等;西晋时实行薄葬;北魏的墓室通常有一条很长的斜坡甬道,并在顶部开天井,墓志开始流行,帝王陵前设石兽等;唐朝达官贵族的墓室中有壁画;宋代墓室演变为八角形,随葬品开始减少。


你也可以通过“挖掘地实物搬迁过来的”墓穴,深入甬道里的二十多间墓室。仔细看看也有很多门道,比如:东汉一夫三妻合葬墓是模拟阳宅建阴宅的典型;西晋裴祇墓中有一块墓志,侧室葬裴祗夫妇,并掏挖一个土洞葬其女,后室葬裴祗之母,体现了严格的长幼尊卑顺序;曹魏正史八年(247年)墓中发现的九件铁帷帐构,是古人会宾待友时用的四角攒尖斗帐。


这些古墓多为官员和富人之墓,年代不同,形制也不同,有些古墓在出土时还有丰富的陪葬品,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唐人安菩墓中的唐三彩(真品藏于洛阳博物馆)。


文物通过墓葬形制的整体展出,让参观者可以躬身进入,有更多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墓室建筑、壁画和砖雕,也让博物馆之旅增添了难能可贵的“参与感”。


在北魏帝王陵展区能看到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墓主宣武帝是北魏孝文帝的第二个儿子,这座陵墓发掘于1991年,呈封土圆形,有一条48米长的斜坡墓道,地宫为砖砌单室墓,四方形,墓顶为9.7米高的攒尖顶,里面有巨大的封土堆和残存的神道、石像;墓室内部结构朴实,保留了北魏帝王陵墓的基本面貌。但可惜的是该墓在古代曾遭严重盗掘,出土时仅存瓷陶残片。


壁画馆里收藏了近三十年来河南壁画修复中心从各地抢救出来的古墓壁画。地上展厅以壁画保护和修复为主题,有机会看到专家在修复室里修复壁画;地下一层是古墓丹青精粹展,展出了从汉代至宋金的53组90余幅墓葬壁画和彩绘雕砖,大多都是河南各地古墓发掘时专家原样移送过来的。壁画题材丰富,从汉代天马行空的天界图到唐代仕女和胡人图,应有尽有。

图片

洛河边上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崭新的博物馆,可不要看它2022年才正式开馆,这里可收藏了将近400多件大运河相关文物,占地面积47.7亩,十分大气且极具互动性,亲子游的家庭带孩子来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它的建筑外形远看就像一座唐代宫殿群的天际线,既提取了隋唐建筑的剖面轮廓特征,又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总体设计也是以“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出发点,充分展示大运河遗产的文化内涵。

图片

图源万图路|隋唐大运河


博物馆里第一、二层为“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常设展,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天工国运一统中华”,以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心,生动讲述了洛阳的优越地理位置、东都洛阳的营建、大运河的开凿及运河上的水工传奇;第二部分“千年运河万物通济”,以大运河的运转为中心,呈现了运河的漕运体系及因漕运而生水运仓储、水上交通工具、各色商品;

图片

图源万图路|隋唐大运河


第三部分“隋唐盛世国运繁华”,通过搭造新潭码头、南市等场景,以隋唐洛阳城、南市场景和诗画运河、运河非遗互动的形式,形象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上的经济文化;第四部分“古今辉映源远流长”,以隋唐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为中心,通过文字、影片和互动的形式展示了大运河的申遗之路、运河风光、国家图书馆里的运河等内容。


博物馆第三层为“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讲述了一粒米从征收、运输至到达的全过程,通过互动多媒体展示了运河漕运的巨大作用和功能。最后尾声的“城与运”沉浸式环幕影片,将隋唐大运河沿线的一个个城市串联起来,展现了城市与运河的千年邂逅。

图片

在洛阳南郊的伊水两岸,分布着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大大小小2000多个石窟。它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

图片

图源万图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代表着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


伊水将龙门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石窟集中在西山,颇为壮观,东山石窟规模要小很多。龙门石窟中约30%为北魏洞窟,秀骨清像、衣饰质朴的佛教造像是鲜明的北魏风格;约60%的洞窟为唐代洞窟,其中代表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这一时期的造像形象丰满,纹饰华丽。

图片

图源万图路|卢舍那大佛


另外,龙门石窟也保留了大批书法碑刻精品,尤以“龙门二十品”为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推荐上午游览龙门石窟,这一时候阳光正面照在卢舍那大佛上,光线最好。看完西山石窟后沿着伊水西岸前行约一公里,过了伊阙桥就到了东岸的东山石窟,岸边有礼佛台,是欣赏和拍摄西山石窟的最佳位置;再往前依次是香山寺和白园,都需登高游玩。


推荐洞窟/造像

西山:卢舍那大佛、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奉先寺摩崖造像窟、莲花洞、药方洞、古阳洞;

东山:看经寺、礼佛台、擂鼓台遗址、香山寺、白园

图片

说到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和“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是它身上离不开的两个标签。相传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听闻西方有异神,派郎中蔡愔率队赴天竺求法。使团从大月氏国抄得佛经42章,并邀请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同赴中国弘法布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与经卷来到洛阳。

图片

图源万图路|白马寺


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而取名“白马寺”,白马寺因此成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后来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再之后150多年的时间里,有192部、合计395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甚至是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自20世纪末以来,日本、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寺院西北角充满异域风情的佛教建筑,能让你一秒梦回缅甸大金塔和泰国佛殿。


这座佛寺得名于“白马驮经”的故事,但如今你在白马寺山门前看到的两尊石马却早已不是当时的白马,而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别处移来的两尊宋代石马,白马身后红色山门上嵌着的 “白马寺”青石题刻,据说才是真正的东汉遗物。


现在白马寺里的建筑多为元、明、清时所留,镇寺之宝是主殿大雄宝殿内的23尊元代夹纻干漆造像;现存的两颗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分别由泰国和斯里兰卡赠送;释源陈列厅以图文形式讲述了白马寺作为中华第一祖庭的历史,其中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

图片

在洛阳市的“腹脏”之地,有一座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这里曾是中国隋代大运河中心、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盛于唐朝,尤其是武则天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隋代、唐代宫城遗址的核心区域。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皇宫——明堂和天堂。如今的明堂和天堂都是在遗址上重建的,外观保留了唐代大气华美的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以金色为主,极尽奢华。

图片

图源万图路|天堂


明堂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办公和祭祀场所,也是武则天登基的地方,她执政的15年,几乎都是在洛阳度过的。因此,你可以在明堂根据图片和实物来了解武则天的生平;也可以从墙上悬挂着的武则天创造的汉字,一窥她的雄心壮志。


天堂是武则天的礼佛堂,它有九层楼、高达120米,所以又称通天浮屠,是中国古代发现的最高古建筑。这里主要陈列着与佛教相关的物品,首层展示的《万国觐见》大型壁画复原了当时万国来朝的盛世场景。


夜晚华灯初上时是这里最美的时候,你不妨登高俯瞰遗址公园全景。当然,哪怕只站在路口,也能看到天堂那高耸的塔身和灿烂的金顶。


今日优惠更多优惠>>

咨询内容

姓名: 电话:

看不清

他们说...

共1页 总共0条信息 首页上一页 1 下一页末页